今天特別訪問到十一月考上PMP證照的台中班學員張獻仁,請他來分享準備PMP證照考試心得與相關經驗。以下為獻仁的背景介紹與訪問摘要:
Q:首先恭喜您考取PMP證照!請您分享一下這段時間您的PMP讀書計劃。A: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教材方面都是以老師上課的講義加上PMBOK,還有知識家裡面的文章來讓自己了解PMBOK中的知識。另外,除了自己有問題發問之外,有時候也將做錯的Tip給抄錄下來,同時也會去看其他同學發問的問題,因為其他同學發問的問題也有可能就是我的問題,所以就是多多吸收截長補短囉!!
至於讀書計畫主要搭配系統的排程表還有練習場、前測場及模擬場來做分段吧!!
一、〔6週的上課階段-練習場〕:這個階段主要以講義為主、PMBOK為輔,老師的講義已經將PMBOK中的內容化繁為簡,因此在每次課後到下次上課的這段期間,我會先將講義的內容仔細的研讀,讓自己先了解這個章節主要再講什麼及每個Process的主旨是什麼。PMBOK會在講義看完後再來看,但是沒有看的很深入,也沒有仔細咀嚼其中的意義(有點像是看小說的樣子),接著就是做練習場的題目,這個階段主要就是讓自己了解PMBOK的12章42個流程是在做什麼的,所以ITTO也都只有記得片斷或是部分的Key-Words(EX.5.1 Collect Requirement 的Input 有Project Charter及stakeholder register,但在這個階段我可能只記得Project charter,因為它是4.1的Output)。
二、〔前測場+練習場〕:這個階段就是要將PMBOK精讀,同時也要開始將ITTO做整合的部分了,這個階段花了最多的時間(PMBOK大概是從小到大除了原文書之外,念過最厚的中文書了吧!!)。除了要將PMBOK的每句話看仔細然後理解其中的意思之外,再來就是要將ITTO背起來還要理解它們的邏輯關係了。PMBOK裡有說到,42個流程是互相交流和影響的,因此在看那張有42個流程的表時,我才了解到不只是有直的關係也有橫的關係。一開始我認為它們只有縱向的關係,因此4.1的Output就是4.2的Input,在個別章節裡,這樣子是可以解釋的,但是如果以五大階段來看Initial的Output也可以是Planning 的Input,所以這樣也解釋了10.1的Output 中的Stakeholder register 為什麼會跑到5.1 Collect requirement 裡當Input了,又或者是Work performance information是來自執行階段的Output後就幾乎都是監控流程(4.5/5.5/6.6/7.3/10.5/11.6/12.3)的Input了(8.2的Perform quality assurance除外)。這種是屬於從書上或是電子矩陣表中來協助記憶的方式。此外,有一種是屬於從output本身再搭配一點實務來幫助記憶的,比如8.3的Input有一項是Deliverable,經過8.3之後就變成了Validated deliverable,因為8.3的Perform quality control就好像是工廠裡的QC單位,Deliverable就好像是生產線做出來的產品,出貨給客戶前當然要先經過QC檢查,確認做出來的產品符合客戶的規格等等,然後出貨給客戶,那出貨的產品就是Validated deliverable。那出貨的貨品經過客戶那端的入料檢驗之後,客戶允收了,就變成了Accepted deliverable。所以客戶端的入料檢驗就好像是5.4的Verify scope,所以5.4的Input裡就會有個Validated deliverable。
因為知道自己的記憶力和年齡似乎是成反比,所以除了利用自己計畫的讀書時間外,也要善用一些零碎時間來記憶。因此我準備了一般書局裡都有在賣的小禮卡,將每一個流程的Input、T&T、Output都寫在上面然後利用上下班通勤或是工作中有可以摸魚的時間來記憶。
三. 再經過前測場還有練習場不斷重覆地加強自己弱的章節後,就進入模擬場的階段了。因為我報考的時段是中午12:30,因此為了讓自己也可以習慣這樣的狀況,在預定做模擬場的日期裡(大部分都是利用週末),也都安排自己在12:30開始做測驗。這也讓我知道,在正式考試的時候,午餐要早一點吃,不然到時候血都流到胃裡去了,腦袋缺血會影響思考囉!!
通過模擬場的評核後,雖然已經達到了可以應考的標準了,但是在正式應考前,我依舊還是天天翻書,然後還是每天都做前測場的題目,主要要讓自己維持每天都有做題目動頭腦去思考PMBOK的感覺,也順便可以再看出自己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
另外,在寫小卡片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Item一直重覆出現,因此就自己做筆記搭配電子矩陣表將一些常見的ITTO整理起來(比如:Project charter 是4.1的Output,在4.2/5.1/5.2/10.1做為Input),把這個拿來當做考前一天要看的部分。
Q:請分享PMP證照考試技巧? (如,在應考時,有沒有甚麼特別要注意的事?時間如何分配?題目難易度如何?得分技巧?臨場注意事項?)A:1. 在正式考試前一樣有15分鐘的操作說明,說明的頁面不是自動跳頁的是要自己按Next的,所以時間可以自己掌控的,大概看過之後,至少還會有個10分鐘左右,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情或是默寫些公式或是ITTO。其實如果時間許可也可以寫幾句勉勵自己的名言佳句在紙上來勉勵自己,可以當自己在考試時思路受阻或是感覺做答的很不順時,也可以給自己一股無形的力量吧!!所以在倒數時間快到前,最後我在紙上寫了一句:4小時後,我就是PMP了!!
2. 考試的樣式是中文在上,英文在下(和平常練習的題目位置剛好相反),所以如果是看中文作答的同學,可能要注意在填答案的時候會不會填錯(比如看中文選的是B,結果回答選項時填到C去了,雖然發生的機會不高,不過在正式考試時的氣氛下,這種粗心更是要完全不要發生)。
3. 題目的類型和問法和平時的練習題目相似(但是沒有一題是完全一樣的),所以和老師說的一樣ITTO和計算題一定要掌握住。扣掉單純只問ITTO或是計算題,其他題目最困難的應該就是四個選項看起來都是對的,尤其是如果又用自己的實務經驗來判斷,更會覺得如果是我,我四個都會做呀!!所以老師平時教授的解題技巧(如刪去法、選範圍最大、選關鍵字或是選最早的)就派上用場了,尤其有的題目還會有特別提示(比如會特別將題目中的First用粗體字表示),考題的中文翻譯如同之前考過試的前輩們所說的,翻譯的不是很好,有些題目看中文還會看不懂題目在問什麼,變成要從英文題目裡找關鍵字(這個我自己想到都覺得有點好笑,台灣人居然看不懂中文?),所以平時練習可能還是需要多練習從英文句子中裡找出關鍵字(英文題目裡的單字不一定每個字都要懂,但是關鍵字要找的出來)。
4. 我自己在做答時,一開始也會針對自己沒把握或是有疑慮的地方做Mark,但是後來想一想待會也會從頭到尾再檢查一遍,所以有沒有Mark好像也沒有差別了。因為我的戰略就是把第一輪當做暖身吧!!先讓自己大概看過200題的題目,大概知道題目的樣式,就好像以前考試時,老師會說考卷發下來先大概瀏覽一遍題目,因此如果第一輪沒辦法有個肯定答案的,就照自己的直覺選了一個。寫完第一輪的時候剛好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這時我就暫時先離開考場去外面喝個水上個洗手間,讓注意力暫時轉換一下再做第二輪時,這時候因為對題目因為已經都看過一遍了,有了大致的了解了,心裡也應該有個底,待會做第二遍要把重心放在那裡,所以第二次時對於單純的ITTO或是已經再驗證過的計算題只要確定對了,就不再多想,對於如果還是選不出個自己確定的題目再Mark起來,如果最後還有時間的話再來看那些Mark的部分了(因為考試系統有個功能可以只看有Mark的題目)。
5. 交卷完之後接著是填問卷,大概就是問些對報名系統考場環境考試系統滿不滿意,不過問卷填完之後,成績就跳出來了,讓我連心跳加快的時間都沒有。(我原本以為交卷後成績會馬上出來)所以看到Pass的時候,還一度有點不敢相信,等到看到印出來的成績單時,才知道這不是夢呀!!
Q:創新PMP課程兼具理論與實務的教學,不只為考證,也在乎實務應用,這樣的課程內容設計對您在實務工作上及PMP證照考試上是否有幫助?A:在考證上藉由練習場前測場及模擬場的不斷演練,除了越來越增加自己對PMBOK的了解外,也可以為自己熟悉PMP的考試方式及磨練解題技巧。在實務上由於自己本身的工作也是類似PM的工作,因此學到的知識及技巧剛好可以套用在自身的工作上(尤其是關於SPI、CPI、EVM值的觀念,個人認為這是我從PMBOK裡學習到對自己工作最有幫助的地方)。
Q:創新的PMP課程除了講師授課之外,還提供PMP模擬題庫系統與PMIS專案管理資訊系統的雙系統教學,您是如何運用這些服務協助您的PMP學習與PMP證照考試?A:模擬題庫的部分,對我這個第一次考國外證照的人,除了可以讓我熟悉PMP的出題方式外,也可以藉由一次次的測驗來增強自己的觀念及解題技巧。至於PMIS的系統上的專案知識+,可以拿來做為自己額外的管理知識的充實,比如像每個品質大師的品質概念(也許考試不會考到這麼細),但是也可以當做是額外學習到的知識充實自己。
Q:市場上的PMP培訓單位眾多,請問您當初選擇創新PMP課程的原因,上完課後是否有符合您對PMP課程的期待?A:因為我個人之前的工作也是類似PM的角色(後來上了課才知道就是弱矩陣中的Coordinator),對這個工作有興趣也計畫將它當做是往後職涯的路,因此本身就想要學習一套PM的課程,正好去竹科面試時,在科技生活館看到創新的PMP的說明會海報,而且台中說明會的日期就在隔週,因此就報名了說明會,在聽完周老師的說明會後,就更加確定老師要教導的課程就是我想要的囉!!再加上實際上完課後所學到的知識,當然就更有符合我的期待囉!!對我來說,除了考到PMP證照外,最重要的是學到了一套好的專案管理及邏輯演練的工具,而且這套工具除了應用在自己本身的工作上,其實也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上,比方個人的自助旅行或是減肥計畫等等…。
Q:您對創新PMP課程或老師的任何建議? A:1. 真的很感謝周老師及顏學顧在過程中對我的叮嚀及指導,尤其是我中間十月份的時候落跑去做6 Sigma的專題時,老師依舊每天緊盯著我的進度,還有當我前測場做了五次都達不到85%的時候,連我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這樣下去真的能參加試嗎?已經想不出來解決的辦法的時候,老師還是不停地為我打氣(老師反而比考生還要認真!!)真的會有一種沒有認真準備考過就會對不起老師的感覺!
2. 另外,想對老師雖然教育英才也很重要,但是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因為老師好像星期六都在台北上課,星期天就是新竹台中兩地輪流跑,這樣算下來,老師豈不是全年無休了?)
3. 至於系統上,因為做前測場及模擬場後,系統只會紀錄答錯的題目而已,在做題目時自己有Mark的地方(因為會Mark表示可能在某些觀念還有似懂非懂,所以可能也需要透過Tip來釐清),但是目前系統只有紀錄做錯的題目,如果Mark的題目剛好錯了就還好反正系統會紀錄下來,如果剛好答對了,變成得先在整體成績出來時,先一題題的看過Tip,是稍微麻煩點了,看往後系統是否也能修正將考生自己Mark的題目也紀錄下來。
Q:最後,請幫目前正在努力準備PMP考試的學員加油打氣吧!A:正在準備考試的同學,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讓自己一次就考過的決心,還有不怕失敗的精神吧!要一邊工作一邊準備考試,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大部分的學員應該都已經是上班族了,能夠好好休息的日子可能只有週末或是下班後,如果要專心準備考試可能也只有這些時段,雖然會犧牲掉某些休閒時間,也有可能會犧牲掉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如果能因為今日這樣短暫的犧牲而能讓自己最後能笑著離開考場,那這一切的過程也都是值得的囉!
至於考期將近的同學們,應該或多或少都會有緊張的感覺(我自己也是在考試的那個週一就會開始莫名其妙的緊張起來),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通過測驗的,因為經過這麼多次的練習再練習,再加上老師的輔導,其實對PMBOK都有一定的熟悉度了,剩下地就是自己的臨場表現了。準備了這麼久,如果因為太緊張而沒有通過,那不是太可惜了嗎?
總之,不管是剛起步準備考試的同學或是考期快到的同學,就是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的到,因為別人能,自己一定也可以的呀!
謝謝您的建議, 模考系統Mark功能會納入下一版的規劃中.
台北場:每週四晚上7:30至8:30 地點:創新未來教室 (106台北市大安區瑞安街61巷1弄1號2樓) 填寫台北場說明會報名表 新竹場、台中場: 週一至週五歡迎來電洽詢 (02-66171766)
"PMI, PMP, PMBOK and the PMI Registered Education Provider logo are registered marks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