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特別訪問到七月考上PMP證照的台北班學員邱靖娟,請他/她來分享準備PMP證照考試心得與相關經驗。以下是靖娟的背景介紹與訪問摘要:
姓 名:邱靖娟任職公司: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 職 稱:行政管理處處長課程名稱:PMP 2015年4月25日台北週六班學習狀況:結業,已於2015年7月考取PMP證照
Q:首先恭喜您考取PMP證照,請分享一下這段時間您的PMP讀書計畫。A:有關讀書計畫主要依創新幫學員規劃的進度:(一) 上課期間:每次上課前一定預習、看知識+文章,這樣在上課時對於老師教授的內容會更有印象。每周六上課的8小時一定要集中精神聽課,很累…但是老師的每句話都是重點。課後一定要看複習、作練習場,針對答錯或不太理解的題目做查閱。這期間的基礎有助於總複習。(二) 結業後:結業後的讀書計畫「總複習→前測場→檢討→模擬場→檢討→考取PMP」。過程真的是這樣,但每個階段投入的時間是因人而異。我自己就是經歷多次前測場、模擬場成績不理想,再一次次針對答錯的題目看TIP說明,再看講義、看書檢討,仍不理解一定要問老師。每看一遍講義、課本、必考重點、做題目時,真的會有更多更深的體會和開竅,但這循環不能無限期,一定要設定目標,心中預設一個考試日期。
偶爾看看同學的學習進度和考試心得會激勵自己堅持下去的,當然這期間周老師的督促和鼓勵非常有有用!
Q:請分享PMP證照考試技巧?(例如,應考時,有沒有甚麼特別要注意的事?作答的時間分配?電腦系統的操作?題目的難易度?得分技巧?臨場注意事項?)A:PMP考試4小時200題,需要高度專注,因此當電腦開始倒數就要注意答題數和時間,我在200題做完時,時間僅剩5分鐘,最後沒有時間再做檢查。至於題目的描述好像幾乎都是情境敘述,但在做過幾次的前測場、模擬場後,其實無形中已經習慣這種情境題的問法,只是考試時每題都會覺得每個選項的描述都對,所以真的只能運用老師一再強調的刪去法和關鍵字,盡量判斷出最佳答案。另外考試時緊張、腦袋空白、無法判斷的情形多少都會出現,一定要試著冷靜,既來之則安之,依時間分配的速度答題。
Q:創新PMP課程兼具理論與實務的教學,不只為考證,也在乎實務應用,這樣的課程內容設計對您在實務工作上及PMP證照考試上是否有幫助?A:考試後沉澱回想,上課期間所學周老師經驗豐富的講解PMP課程以及實作演練過程;複習準備考試各階段的歷程,周老師隨時關心回應指導……,創新PMP課程不只兼具理論與實務的教學,同時也輔導考證,在乎實務應用,而老師所傳授的實務經驗就需要由PM們來實際應用。
Q:創新PMP課程除了講師授課之外,還提供PMIS專案管理資訊系統與PMP模擬題庫系統的雙系統教學,您是如何運用這些服務協助您的PMP學習與PMP證照考試?A:將PMP考試視為專案管理,創新PMIS專案管理資訊系統與PMP模擬題庫系統的雙系統教學,就是協助我做好各個領域的起始、規劃、執行、監控、結束流程,在資源限制下達成專案目標的超好用T&T,善用這T&T讓讀書考試事半功倍。•PMIS專案管理資訊系統:協助上課、複習、報考、考試等各項進度規劃,依進度執行自我監控,檢視哪些部分需做預防矯正、改善措施等變更管理,並隨時與老師互動、雙向溝通、還有知識+及電子矩陣表的豐富知識庫……。•PMP模擬題庫系統:讀書計畫QP、QA、QC的最佳T&T,透過練習場、前測場、模擬場,稽核讀書流程是否有效,檢驗是否已達應試程度…
Q:市場上的PMP培訓單位眾多,請問您當初選擇創新PMP課程的原因,上完課後是否有符合您對PMP課程的期待?您是否願意推薦本課程,為什麼?A:偶然間看到創新PMP課程及教學方式,讓我想來學習PMP,未必要考證。開課後周老師經驗豐富的講解以及小組實作演練過程,有系統、有邏輯、有步驟的將PMBOK架構於腦海,這正是工作實務需要觀念與做法。在這除了求知識、學經驗,也能考上證照,很樂意推薦有志者來學習。
Q:您對創新PMP課程或老師的任何建議?A:創新PMP課程安排及周老師教學與輔導,讓我工作之餘同時樂於學習,這是個很好的學習經驗,謝謝周老師!謝謝創新!
希望針對創新舊生能有更多更實質的學習優惠,鼓勵大家保持學習動力。
Q:最後,請對有心學習一套完整理論知識的學子們,給予您過來人的指引分享;也請幫正努力準備PMP考試的學員加油打氣吧!A:學習過程難免會遇到瓶頸,當進度無法前進時,稍微放下筆記、講義、課本,再繼續時會有不同的體會,保持天天有進度,一定會達成目標!
台北場:每週四晚上7:30至8:30 地點:創新未來教室 (106台北市大安區瑞安街61巷1弄1號2樓) 填寫台北場說明會報名表 新竹場、台中場: 週一至週五歡迎來電洽詢 (02-66171766)
"PMI, PMP, PMBOK and the PMI Registered Education Provider logo are registered marks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Inc."